客服热线:0755-25988288
 
 
  网站首页 关于格衡 服务领域 资源共享 新闻动态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格衡影像
最新政策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土地财政"转"税收财政" 深圳被寄予厚望

来源:南方都市报
嘉宾简历
赵燕菁,厦门市规划局局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曾在各大期刊发表数十篇与城市规划及房地产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并于2009年获得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学位。
在城市发展的视野里看土地财政
中国城市发展得这么快,我们必须给一个解释,核心的线索是什么?在我看来这么一个解释的核心线索就是土地财政,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是独特的,当时土地财政就是从我们深圳起源的,不过是过了十几年以后,我们给命名为土地财政。深圳敲了第一锤,到1994年中央和地方分成,1997年土地招标以及住房制度改革,一系列的改革塑造了我们整个的发展模式,这个发展模式现在给它命名为土地财政。
据我所知明面上现在没有一个人支持土地财政,包括政府里头也没有说土地财政好的,但是大家还是接着干。这是有一个内在的逻辑在里面的,你没有把逻辑找清楚,光是骂他有什么用?我们要分析的是土地财政的根源是什么?我们把它放在城市发展的大的视野里面,城市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突然出现一个城市化的东西,目前我们的做法出现了哪些问题?
在我看来,有没有商业化的公共产品交易,是划分城市和乡村的分水岭。如果在这个地方有公共产品就是城市,反之就是农村,和城市规模的大小没有什么关系。这样有一个好处,我们不仅定义城市,而且我们可以度量城市化的质量。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原因都是从原来的积累模式向新的未来的收益贴现这种模式转变,所以城市化也是一个工业,只不过我生产的是道路、管线,你生产的是汽车、茶杯,但却都是工业。城市化发展起来和工业化发展起来原因都是一个,现代信用经济的发展。
土地财政最终转化为公共服务
我们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私有产权为零,你找谁收税?土地也是一样的,那是农民的,现在是公家的,你怎么收费?是怎么开始突破的?这个突破就是走到了土地财政这条路。这就是深圳开始干的,深圳政府没有钱,香港的政府卖地收益很高,我们可不可以也卖?大约是从1987年开始卖,这一锤下去和厦门大概是前后脚,这一下就卖出去了。这个太来钱了,所以政府第一笔钱就有了。到1990年的时候,城市的土地开始有偿使用了,这下可好了,以前是没有的,全是国有的,然后到了特区的城市化以后,深圳就不用中央政府给钱了,就靠卖地,资金是源源不断的。经过1998年的房改,2003年的拍卖,这个地方政府突然变得非常有钱,什么修路、修桥、修机场,补贴这个补贴那个的,中国的出口等等竞争力也增强了。当时我们觉得地方政府怎么突然有钱了?后来我们才发现,土地出让了以后,地方政府等于是印了一大堆土地的钞票。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骂土地财政,但在这背后,我们城市基础设施在过去30年可是了不得的发展,政府不仅仅是建了基础设施,还补贴了企业。
土地收益是什么?这是我们要解释的,土地的收益不是税收,不是卖掉基础设施得到的东西,而是融资,你看政府卖了地以后拿着钱干什么去了?去修路、修桥、修机场。这是我们投入了以后才会升值,这个土地的收益相当于大家的融资。怎么是一个融资的方法,在西方国家,市政财政是怎么投资的这个税收财政?每年有投入要修一座桥,或者修一条路,我修完了以后,土地会升值多少,我的税收会增加多少,我是按照土地的升值来抵押,这也是世界银行推荐给发达国家的。这也有危险,不要以为发政府债券就没有问题的,你要有升值,有增加,只要房地产一下降,你就玩不下去了。
到底是税收模式好,还是土地财政模式好?我是觉得,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可以看得出来,土地财政不会比税收财政差。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就是不依赖外部的积累,所以我们可以和其他的国家发展相比,我们通过土地财政,把未来的收益贴现过来。



 
 
公司介绍 | 公司资质 | 课题研究 | 格衡研究 | 行业制度 | 企业文化 | 员工风采 | 联系我们
备案号:粤ICP备11033893号-1
© 2017深圳市格衡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GEHE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