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丽水源三村"整村统筹" 土地整备破解发展瓶颈 |
来源:深圳新闻网
“长期以来,南山北部片区的经济发展一直远远落后于南部片区,水源三村情况最为突出。”严明,区六届人大代表,同时也是西丽街道党工委书记。提起西丽水库水源保护区三村,即西丽水库北面的大磡、麻磡、白芒(含牛成)三个行政村的发展问题,严明语气有点沉重。
在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严明提交了 《关于推动西丽水源三村土地改革的建议》,勇闯深水区,希望破解南山北部片区的发展桎梏。
土地遗留问题制约三村发展
严明介绍,西丽水源三村是北部片区滞后发展的典型区域,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极为落后,村民希望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快推进水源三村的保护与发展,但多年来问题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
严明认为,水源三村发展滞后,除了城市规划原因外,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各村问题包括:征地返还比例低,村集体缺少可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土地;已建成合法用地少,原特区内农村城市化时存在政府征地手续未完善、已征未收等问题;此外,还受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控制线的制约,生态控制线分布范围广、面积大,集体经济都不同程度受到这条“铁线”的制约。
西丽水源三村的发展问题也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南山代表团13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以南山北部片区为试点,加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工作监督的议案》。该议案被列为1号议案进行督办。
整村统筹,努力实现多方共赢
建议办理单位南山区城改办介绍,水源三村土地改革工作是去年南山区三大重点攻坚项目之一。区政府成立了西丽水源三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抽调专人专职协调推进这项工作,力求实现水源三村科学发展、水源生态切实保护、土地管理制度与生态发展模式有所创新三大目标,坚持生态优先、保护性开发和 “整村统筹”的同时,努力一揽子解决征转地历史遗留问题。
去年以来,西丽桃源片区土地建筑物核查及试点方案制定等相关工作全面铺开,完成土地和建筑物调查摸底等工作,西丽中心区已启动工作坊工作模式探索试点;协调规划部门牵头开展水源三村实施规划编制等工作;形成了 《牛成村整村统筹土地整备实施方案》的初步方案;同时,二线公路拓宽、自来水管网改造、生态补偿、局部综合整治等一批短期扶持项目正逐步落实。
严明介绍,经过市区政府部门努力,目前已形成了初步的改革思路和办法,即 “整村统筹”。通过土地整备,政府收回部分被占用的成片国有土地,通过现状保留或改造的方式,让股份公司和村民的土地物业获得清晰产权,在国家规定框架和前提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在政府、股份公司、原住民之间的合理分配。 “具体实施中,将根据各村具体情况分类处理,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实施 ‘一村一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