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755-25988288
 
 
  网站首页 关于格衡 服务领域 资源共享 新闻动态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格衡影像
最新政策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深圳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 第一个业委会

来源:深圳新闻网
降低业主大会与业委会运作的超高门槛,为各界精英业余参与小区公益事业留足空间,让小区重回生活共同体,真正实现法治。
记者所在的小区,业委会7人里有两位香港居民,有一个问题让他们不解:本来是简单的物业服务市场关系,为什么不少小区都出现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以及业主与业主之间的激烈交锋?各路媒体调查也发现,业委会能有效运作反而成了稀罕事,绝大部分小区要么是没有业委会,物业公司直接做主,要么是各种“僵尸”业委会、“傀儡”业委会见怪不怪。
在“依法治国”成为时代强音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在每一位市民生活的住宅小区里,“法治”离我们还有多远?
本是生活的共同体 成了“战场”
唐娟长期研究基层自治,将自治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法定社区居委会的自治,由于以行政区域划分,按法规授权运作,其实是“国家治理的最低层”;二是住宅小区的业主自治,“这是真正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第三是各种遍地开花的民间组织自治。
经过对深圳及珠三角多个城市众多小区的调研之后,唐娟发现“住宅小区本来是业主的生活共同体,内部人财物等事务自己定,不应该有其他力量的介入,但现实是各种力量在这里交锋,甚至还可能发生流血冲突,小区俨然成了一个战场。”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共同体,距离“战场”这么近?范国振的答案是,问题在于业主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小区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业主,而不是物业企业;是业主雇佣企业来服务,而不能是反过来,物业企业在小区反客为主:财务自主,盈亏自知,平常多报账,该查账时不给,一有业主想解聘就百般阻挠。”
市场失衡 黑白力量纷纷介入
深圳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第一个物管公司、第一个业委会、第一部物管条例,可30多年之后,与开发商及物管企业的辉煌发展相应的,是业主组织发展的长期低迷。
全市每三个有管理处的住宅小区,只一个有业委会。市住建局的最新数据,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已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委会的住宅小区数量为1450个,而物业企业管理的住宅项目共4265个。而这1450个业委会里,有学者甚至认为有效运作的仅占10%。
巨大反差的背后,不仅仅是深圳市房屋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描述的“物业管理矛盾纠纷不断增多”,更是业主组织缺位,导致市场失灵,物业行业龙蛇混杂,优胜劣汰难以实现。
为什么我们的业主大会难开、业委会难立,业主组织缺位?首先是政府设置的门槛太高,如业委会选举的要求比居委会等各种选举都要严格,业委会作为法定“执行机构”处境尴尬;其次是开发商指定物业企业的“前期物业管理制度”,让业委会诞生之前就得受开发商及物业影响;第三是业主维权意识和素质不高;第四是政府对业委会的行政监管制约手段有限。
范国振认为,业主组织作为市场“甲方”缺位,市场失灵,小区只会是表面上的“乙方”——物业企业当家做主。
就像美国当年禁酒导致市场失衡,最终引发抢占“市场”的黑帮势力,物业服务市场的失灵,同样为黑白各种非小区力量的纷纷介入留出了空间,“流血事件”概率大增,“法治”渐远。



 
 
公司介绍 | 公司资质 | 课题研究 | 格衡研究 | 行业制度 | 企业文化 | 员工风采 | 联系我们
备案号:粤ICP备11033893号-1
© 2017深圳市格衡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GEHE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