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重磅园区定位:规划深圳湾总部基地等城市新中心 |
来源:南方日报
已启动4年多的大沙河创新走廊建设顺利,渐次开花结果。未来产业园区重点园区签约暨大沙河创新走廊项目推介会于17日下午举行。在南山区政府大院的荔香居,南山区人民政府与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投资推广署、深圳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联合举办了深圳未来产业重点园区签约暨大沙河创新走廊投资推介会。南山区委书记李小甘现场为2014年大沙河创新走廊新增的13个产业园授牌。大沙河创新走廊系列活动集中体现了该区域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空间拓展的进展和成果。
“筑巢引凤”召开大沙河创新走廊投资推介会
本次推介会的11个重磅项目面向的是世界级的企业,是科技发展的前沿企业。来自法国、以色列、韩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海内外客商、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区内外有空间需求的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代表、行业协会代表、投资机构代表纷纷看好南山的产业发展优势。尤其是大沙河创新走廊的建设,为国内外客商提供了优越的宜居宜业环境。
推介会上,南山区副区长纪震向参会的海内外客商和企业代表详细介绍了大沙河创新走廊的规划建设情况、投资环境和推介项目具体情况。此次推介会推出的重点投资项目共11个,其中政府主导项目5个,包括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前海青年创新创业梦工场;企业主导项目6个,包括华润大冲城、讯美科技广场、侨城坊、方大城、国际创慧城、新健兴未来科技产业园区。
此次推介的11个项目是南山乃至深圳的重量级项目。作为全市极具潜力和投资价值的区域,这11个项目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为南山和深圳未来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潜力和后劲。
自主创新创新走廊与前海双核驱动
大沙河创新走廊,规划面积101平方公里,这里布局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留仙洞—大学城产业园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华侨城创意文化产业园和马家龙工业区等5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将要努力建成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规划(2015—2020年)》日前正式出台实施。按照规划内容,规划总面积为397平方公里的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构建“双核驱动、多点支撑”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其中,大沙河创新走廊与前海组成了“双核驱动”:具体是指以大沙河创新走廊连接的深圳湾、留仙洞、大学城等为基础,形成知识技术创新驱动核;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为基础,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创新驱动核。
多方共建产业园未来将实现科技产业高端化
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深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当前深圳市正全面推进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和产业,南山区在南山智园等重点建设机器人产业园等未来产业园区。
本次推介会上,南山区与国防科技工业办签约合作共建深圳市军民融合产业园,与市科创委签约合作共建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园,与清华大学签约共同打造i—Space创新创业空间。
南山区作为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具有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设备产业的坚实基础和技术研发能力。据了解,本次签约共建的机器人产业园计划建设工业机器人研发服务平台,建立新型研究机构,通过核心技术突破计划等布局重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汇聚一批机器人企业,打造机器人产业研发基地。
空间拓展13家新兴产业园区授牌
近几年,大沙河创新走廊落实南山区政府提出的“三措并举”拓展产业空间的思路,建设与服务并重,全力打造低成本产业空间,构建由总部基地、专业技术园、孵化器、加速器、创业苗圃组成的多层次专业产业园,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营造宜居宜业、开放合作的投资环境。
目前,大沙河创新走廊规划范围内新建和扩建了56个新兴产业园。继2013年高交会期间16个新建园区授牌后,2014年大沙河创新走廊又新增13个新兴产业园。这13家新兴产业园区,其中有创业苗圃3家,包括中科先进创客学院、3W创业苗圃和卓溢科技创新开放式孵化器;孵化器6家,包括起点创业孵化基地、前海瑞智互联网创业园、大族激光新一代移动通信专业园、世外桃源创意园、红花岭生物产业园和众冠智能制造创新基地;产业园4家,包括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UTCP百旺创意工厂、白沙科技产业园和新健兴未来科技产业园。
转型升级创新走廊建设驶入快车道
为落实创新驱动,促进经济转型,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实现优化发展和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大沙河创新走廊建设探索实施了“五个三工程”。即实施“三规合一”,通过城市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文明规划,做好规划统筹;通过“三类项目”市区密切联动,即对市府主导项目做好配套服务、对区属主导项目、做好保障服务,对企业主导项目,发挥企业力量。实施“三措并举”,通过提供保障性产业用房、推动“一街道一园区”建设、空间再造,拓展产业空间;通过创业服务、金融服务、开放合作服务,营造创业氛围;通过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居民社区“三区融合”营造创新氛围。
目前,大沙河创新走廊规划编制已初步完成,大沙河创新走廊新兴产业基地一期建设进展顺利,三措并举,已建成56个新兴产业园,新增29个新兴产业园,总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大沙河生态文化长廊建设已经启动,国际知识创新村建设初见成效。随着一批批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大沙河创新走廊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面貌、良好的创新资源和创新氛围吸引了更多海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的关注。
|
|